2025年01月18日
微信

对话| 华东一牧者:期待中国教会更多形成阅读、对话和讨论的文化氛围(下)

作者: 舒念,王璐德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2年06月23日 09:48 |
播放

最近几年出现一个新的现象,即国内一些教会陆续看到读书会的重要性,并开始尝试和探索各种不同形式的读书会的方式来促进信徒之间的学习和交流。

Z牧师是华东一位牧者,拥有多年牧养青年人的经验,后来选择在文化领域进行服事,创办了一家文化事工来帮助教会和基督徒推进信仰、文化和生活相结合,其中首先就是近3年前在不同的城市推动读书会开始,到今天已经逐渐看到成长,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同时对未来的发展也有了更多思考。

日前,Z牧师与基督时报的同工就此相关的话题进行了分享,他特别谈到自己的一种期待:希望中国教会更多看到阅读、对话和讨论的文化氛围的重要性,并透过读书会、茶话会、座谈、论坛等各种不同的具体形式来推动这一文化和氛围的塑造和形成。

Z牧师特别提到,感到当下有需要发起对话式的论坛,邀请不同领域的基督徒、牧者或宗教领域的学者从各自的角度来表达、沟通和互动,希望激发基督徒群体之间的思考,他也希望对此有相似想法的弟兄姐妹可以借助本平台联系并一起合作推动,促进基督徒群体中的更多形成阅读、对话和讨论的文化氛围。

以下是基督时报(CT)同工与Z牧师的对话摘要:

(续:对话| 华东一牧者:期待中国教会更多形成阅读、对话和讨论的文化氛围(上)

CT:您刚说到教会需要意识到加强阅读、对话、讨论等形式的重要性。您现在开始在阅读和对话交流的基础上强调交流了,您觉得讨论与前两者相比有什么区别和相同点吗?它与前两者相比,是一种层次的提升吗?您为什么觉得阅读和对话之后还要加上讨论呢?讨论是用哪种方式进行讨论呢?

Z:我们在看读书会的时候,我会觉得它还是有一种科普性的角色,因为我发现大家在阅读中是一种自我的寻找,这个状态是比较宽泛和松散的。如果加上讨论的话,我们会进入到比较有质量的寻找的状态里面。

比如,寻找相对有思考深度的学者和牧者,他们对某个话题是有思考的,或者有实践的,他们一起讨论某个话题梳理成一条线索。这里不是用作标准答案的部分,而是作为梳理的部分。

很多听众需要这种集中的梳理,有助于把他们所了解到的碎片进行整理。

读书会可能更加有科普的角色,更加是慢教育的过程,而这种讨论是更有亮点的、更有质量的、更有建设性,或者接近于可有实施性。

CT:您一直在强调促进讨论的重要性,其中促进讨论一种主要的方式比如座谈会、茶话会或论坛等。您觉得是否举办一些论坛活动也很有需要呢?

Z:有一些基督徒的开始意识到要做读书会了,意识到基督教的文化使命的意义。但是读书会不是简单地读一点书就可以了,实际上它是需要增加一些更加有体系性的讨论和研讨才有更深的成果,比如关于后疫情时代教会的建制和圣餐等一些话题。当然,可能这些问题并不是要给出一个简单的答案来解决的,而是可能需要一些讨论和一批有思考的人;并不是要通过类似论坛性的讨论给出一个已经成熟的结果,而是通过一种探讨带出有质量的成果。这个成果会给现在的教会带来帮助。

如果是对教会和基督徒群体有建设性作用的话,可能讨论的话题不一定是一些太学术性、太高深的、形而上的话题,可能更多是针对实际情况或当下时代比较专注的、感兴趣的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是对教会有更深的意义和影响的,那么这些问题可能需要通过思考、交流、漫谈的形式来激发和促进看看是否能够得出一些有质量的成果出来,再返还给教会。

CT:如果谈到讨论,很容易比如陷入到批判里面,或者只是限于形而上学的讨论,这都会导致基督徒与教会的一种撕裂。您怎么看待这种和避免呢?

Z:我是觉得讨论无论是批判性的还是说成全性的,或者是说具体时间的或者纯粹就是学术性的,这倒不是最核心的撕裂的原因,我个人觉得撕裂主要的原因就是讨论取代了教会本身,它可能就会造成撕裂。

首先明确的是,这种讨论不能取代教会本身,否则可能会造成一种撕裂。我更希望讨论是一个外围的东西,不是一个具体的,就是您不进到别人的内部比如别的教会里面去批判和指导什么——您不到别人的房子里面去点评,不去别人家里面去说这个好还是不好——但是您可是做一个展厅,您可以展示出一个东西,展示出一个模板,而这个展示就是一个讨论。

心态首先很重要,我觉得批判有的时候他的心态如果是为了好的话,也不是坏事儿。批判本身是房子要塌了,这个地方安个柱子,那您必须得安。

心态很重要,批判性的讨论有时也不是坏事,但要看动机和效果,就好像指出某个房子要塌了,建议他要安装一个柱子作为支撑,这个是辅助性的作用和角色。这种批判最大的结果并不是要进入到别人的房子直接去建或者去拆。讨论的积极性在于它是一个展厅,展示出来怎样的房子会塌,然后罗列出来几个修缮和加固的模版。这种意义上来说讨论是积极的。

当然我们说建设性的最终结果就是我们会造出一个新的模板,而这个模板是有益于它更好的成长和发展的。所以换句话说如果我们认为教会是天上的房子,是不会差的、是永久的,那么它真的出了问题的时候,我们是需要修缮和加固的。其实我们是要通过一个展厅把修缮和加固好的那个效果去呈现出来,那这种呈现是积极的一种教科书的效果。

CT:您一直在谈了希望做起来的讨论主要是针对教会还是基督徒群体呢?您是怎么考虑这些的?

Z:讨论是一个桥梁。它可能是牧者与牧者实践的桥梁,也可以是教会与社会之间的桥梁。

CT:您觉得现在值得讨论的话题有哪些种类呢?哪些话题是比较有建设性?

Z:不少话题其实很需要讨论。比如与实际教会内部事务相关,可以开拓眼界,最后能够把这些形而上的东西转化成一种实践的一种指导的东西都很有益,就是指导的一种动力。这种讨论它是有一种有积极概念和意义的。

当然我个人的想法肯定是有局限的,我的局限一定受制于我的人生经历里所看到这些问题的讨论。比如像改革宗神学和灵恩运动在教会中的撕裂、认为宗派恢复的一派和一些保守的福音派拒绝恢复宗派的这种张力,这是我们很难回避的话题。我们有的时候会进入一个壁垒,就是没有对话的桥梁,就是“非黑即白”。

CT:现实中,教会存在着一些“非黑即白”的文化现象。比如如果将来在您做的讨论的过程中,可能有很难聆听的问题产生,您觉得要怎么回避呢?

Z:这个问题是很难马上解决的。讨论需要大量的预热和铺垫,我们很难一上来就确定哪些人在一起不会产生冲突。

在常态的读书会的过程中,能够进来的人不断在读书的过程当中得到训练,过于有强烈的个性的人可能就不会在读书会长久呆下去。而个人化的读书是会不断加强自己的观点,是个体性的,在读书会坚持下去的人有一定的认知高度,他想要解决问题才会有寻求了解的过程,并不急于去做一个判断。这是读书会起到的筛选群体的作用。

我想,在信仰中,我们终究不是为了成就个人的正确,而是为了成就一个结果的正确,那就需要容忍一个诞生好的思考的过程。

CT:设想比如您做的论坛设定是邀请的您所熟悉或者立场比较相近的人一起讨论,那么也许会认为只是团结了您想要团结的大多数,而没有比如立场完全不一样甚至敌对的人。您是怎么看待的呢?

Z:我就觉得两种不同的观点在不同的认同中都有机会让他呈现。需要在一个论坛式的第三方平台呈现出彼此的观点。就好比一个书店有各种不同书籍的呈现,传道人去书店的时候可以浏览不同的观点。论坛也是一样,很多人可以在论坛做一个倾听者,在倾听的过程中他有很多的受益。论坛有的时候也需要给他提供预热,不仅仅是来谈观点,而是一个场合,让他们有更多的交际,这会让很多对话没有那么难。

教会里面不少年轻人是有困惑和挣扎的。我看到年轻人和教会的脱节,年轻人在教会越来越少。保守、基要的模式让人和生活脱节,年轻人的信仰和生活脱节。在基要的真理上教会应该是正确的,但出去之后您就会有很多的现实中的困惑问题的婚姻的问题、职场的问题不能解决。长久不能解决以后呃,年轻人会更多地被拉到世俗当中,他会被拉到另外一个自己觉得更真实的世界里面,其实这就是一种严重的脱节。

所以,我做的读书会、文旅、婚恋讲座、职场研讨等,总体是针对未来教会的年轻人这一群体。可以说,无论是读书会这些方式,还是未来举办各种形式的讨论,其实我这个总体是来针对未来教会的年轻人这个群体的一种操作。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